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2:40 点击次数:136
2024.09.22今天是我写日记的2192天。
昨天晚上我讲了治疗失眠的第15方,收到很多同道的反馈,要我在讲讲目前比较多的一类失眠:
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汗出而导致的失眠,出汗的原因有很多,目前我看的比较多的一种就是:
过汗后出现:失眠,难以入睡,心悸心慌,同时动则加剧,甚至不敢运动,一运动就喘,患者惶惶不可终日,疲劳,乏力,四逆,夜尿频,大便稀或是不成型,胖大舌,苔白,边有齿痕,脉沉细,微,特别是尺脉弱。
我最长用的方子就是:
破格救心汤合升陷汤加减。
治疗失眠经验总结:失眠第十六方核定剂量:
蒸附子30g,干姜30g,炙甘草30-45g,人参/红参20g,山萸肉30-60g、煅龙骨30g-45g、煅牡蛎30g-45g、磁石30g,黄芪30-75,升麻3g,柴胡3g,仙鹤草45g-100g
我在临床中运用升陷汤体会:
1、有大气下陷临床症状反应:气短,气不足与吸,动则加剧,如上楼梯,心悸气短会加重,同时伴有疲劳,乏力,身困。平时偶尔喘气费劲,非得用力深吸气才舒服,或想去大便,去了又没大便,或总有下坠感觉,这都是气陷标志。
2、小便失禁,大便稀,大便不成型。
3、脉沉细,微弱,无力,特别是寸脉。
我在临床中最常用运用升陷汤加减思路与合方:
1、四逆,手脚冷,大便稀,脉沉细,阳气虚的,我常合上四逆汤。
2、水饮上逆,头晕,头痛,合苓桂术甘汤。
3、舌苔有点厚腻,合上温胆汤。
4、胸闷,胸痛,合瓜蒌薤白半夏汤,瓜蒌薤白桂枝汤,瓜蒌薤白枳实汤。
5、心衰,合破格救心汤。
6、有时,往往把偏于凉性的知母去掉,加入人参/党参。
7、气脱,津血脱加山萸肉。
8、阴阳两虚,合全真一息汤。
9、阳虚便秘,合济川煎。
我运用破格救心汤合升陷汤取得很好的效果。破格救心汤为李可老用于治疗急性心衰等心肾阳脱一首方。
本方脱胎于《伤寒论》四逆汤类方、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。
破格救心汤中组成如下:制附子、干姜、炙甘草、红参、生山萸肉、生龙骨、生牡蛎、生磁石、麝香。
在运用心衰垂危的时候,李可老先生,大剂破格救心汤回阳救逆。
附子30-200-300克,干60克,炙甘草60克,高丽参10-30克(加煎浓汁兑服),山萸净肉60-120克,生龙牡粉、活磁石粉各30克,麝香0.5克(分次冲服);
煎服方法:
病势缓者,加冷水2000毫升,文火煮取1000毫升,5次分服,2小时1次,日放连服1-2剂。
病势危急者,开水武火急煎,随煎随喂,或鼻饲给药,24小时,不分昼放,频频喂服1-3剂。
在运用时改良了破格救心汤的剂量,称之为小破格救心汤,对于临床中出现阳虚,脱证,汗多,水肿,心衰,低血压,晕厥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小破格汤常用剂量:蒸附子30g、干姜30g、炙甘草30-45g、人参/红参20g、山萸肉45g、生龙骨45g、生牡蛎45g、磁石30g、麝香0.2g。
由于麝香比较贵,没有昏迷,意识障碍,心衰,急性卒中我一般都不用。
经典案例:
男,47岁。
汗出,乏力,失眠1月于2024.06.17就诊。刻诊:因中耳炎服西药治疗1月后开始出现乏力,汗出多,失眠,难以入睡,心悸,怕冷,怕风,手脚冷,纳可。大便先硬后软,夜寐汗出多,胸口出汗为主,汗湿换衣2-3次,舌胖大,齿痕,苔白腻,脉沉细。处方:蒸附片15g先煮1小时,干姜15g,炙甘草15g,人参30g另炖,茯苓30g,白术45g,煅龙骨30g,煅牡蛎30g,桂枝20g,酒萸肉30g,黄芪45g,升麻3g,北柴胡3g,仙鹤草75g。中药7剂,1剂服2日。2024.07.01二诊:刻诊:汗出减少,夜寐汗出基本好转,睡眠可,无心悸,无怕冷怕风,手脚冷好转,纳可,大便每日1次,大便硬,有时便血,舌胖大,齿痕,苔白腻,脉沉细。处方:蒸附片15g先煮1小时,干姜15g,炙甘草15g,人参30g另炖,茯苓30g,白术60g,煅龙骨30g,煅牡蛎30g,桂枝20g,酒萸肉30g,黄芪45g,升麻3g,北柴胡3g,仙鹤草75g,百合30g,地黄30g。中药3 剂,1剂服2日。服用上药,各项症状已经好转,不想继续熬药,我告知吃一段时间的金匮肾气丸、理中丸交替服用。昨天因为咳嗽,在微信问我,我问起他去年的情况,说目前未见复发,一切都还好。林佳明,主任医师,蜗居钦州小城。
我与利城老师出版了一本案例集,有很多的瑕疵,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经方7年一个交代及总结。
崇尚仲景医学,六经辨证,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、多发病,做经方一代传人。
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、眩晕、不寐、郁病、头痛、消渴、咳嗽、发热、哮病、喘证、胃痛、胃胀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及肿瘤术后、眩晕头痛以及颤震、咳嗽、喘证、胸痹、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。
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,强调寒温一统,升降学术思想运用。
注重兴阳、温阳、扶阳学术在临床中运用。
亦对后世医家情有独钟,如李东垣先生,张锡纯先生,陈士铎先生,李可老先生。
把前辈的学术思想揉进自己的中医体系里面,与我的学生创造性的提出了火循化,水循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